干涉仪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核心部件
更新时间:2019-07-17 点击次数:433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红外线技术,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红外光又可依据波长范围分成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波区,其中中红外区(2.5~25μm;4000~400cm-1)能反映分子内部所进行的各种物理过程以及分子结构方面的特征,对解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中的各种问题很有效,因而中红外区是红外光谱中应用比较广的区域。红外光谱属于吸收光谱,是由于化合物分子中成键原子振动能级跃迁时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而产生的,只有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是根据光的相干性原理设计的,因此是一种干涉型光谱仪,它主要由光源,干涉仪,检测器,计算机和记录系统组成。干涉仪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中的核心部件。
干涉仪是由固定不动的反射镜M1(定镜),可移动的反射镜M2(动镜)及分光束器B组成,M1和M2是互相垂直的平面反射镜。B以45°角置于M1和M2之间,B能将来自光源的光束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一半光束经B后被反射,另一半光束则透射通过B到干涉仪中,当来自光源的入射光经光分束器分成两束光,经过两反射镜反射后又汇聚在一起,再投射到检测器上,由于动镜的移动,使两束光产生了光程差,当光程差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时,发生相长干涉,产生明线;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发生相消干涉,产生暗线,若光程差既不是半波长的偶数倍,也不是奇数倍时,则相干光强度介于前两种情况之间,当动镜联系移动,在检测器上记录的信号余弦变化,每移动四分之一波长的距离,信号则从明到暗周期性的改变一次。而实验测量的原始光谱图是也是光源的干涉图,然后再通过计算机对干涉图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计算,从而得到以波长或波数为函数的光谱图。